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三期「影展專刊」

在地方人文空間《在地方好》第三期「影展專刊」(2019/04/20, No.3)




















募資訊息:
關於媒體的經營,稿件書寫、編輯排版、印刷派送都需要經費,可否邀請各位,以實質的方式支持,每月贊助1000元,讓書寫與出版可以繼續進行。這些支持的資源,不僅是書寫的動力,也將會是知識啟蒙的所在。將會於《在地方好》刊物上,註記支持者姓名(或公司單位),以表微薄的感謝之意。

匯款資訊如下:
1-戶名:在地方人文飲食館
2-銀行:新光銀行 東園分行
3-銀行代碼:103-0967
4-銀行帳號:0967-10-018152-0

匯款成功後,請用電話或E-mail聯繫。
聯絡電話:鄭中信 0921-210358(加Line好友,可用手機號碼搜尋)
電子郵件:b8715367@gmail.com
---------------------------

邀請讀者共同見證:在廢墟裡前行的《未來的列車》
(鄭中信/撰文)

美國籍導演馬丁.迪奇科(Martin Dicicco)於2017年完成的《未來的列車》(All that Passes by through a Window that Doesn't Open),是一部見證式的作品。見證高加索地區,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土耳其等四個相互接連的國家,因為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歷史糾葛,在世界政經關係的變動下,造成這四個國家的關係變動,因而影響交通運輸的發展,改變了身處其中的勞動者。

這部紀錄片於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兩個國家拍攝,影片總長度為70分鐘。片頭以亞美尼亞的鐵道車站開始,一位站員靜默的觀看新聞,由新聞節目的旁白作為聲線,播報另外三個國家之間的鐵道建設,建立影片的背景資料。這條新建的鐵路,連接亞塞拜然的首都巴庫(Baku)、喬治亞的首都提比里斯(Tbilisi)、土耳其的城市卡爾斯(Kars),因而將這三個城市的第一個字母合併,簡稱「BTK鐵路」(中國稱它為「絲路鐵路」(Silk Road Railway)或「鐵絲路」(Iron Silk Road))。因為這條新建的鐵道,本來就是要取代途經亞美尼亞的舊鐵道,所以BTK鐵路完全繞過了居於中間的國家亞美尼亞,致使亞美尼亞的鐵道運輸逐漸沒落。影片從被排除的國度作為進路,以見證的意識,引導讀者觀看新鐵道的建設、舊鐵道的凋零。

紀錄片《未來的列車》的內容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依序是「亞塞拜然(AZERBAIJAN):工程師展望未來」(影段02:05-46:36)、「亞美尼亞(ARMENIA):煞車員回顧過去」(影段46:37-1:04:55)、「窗戶(THE WINDOW):乘客目睹現在」(影段1:04:56-1:06:35)。亞塞拜然的鐵路興建工程,國家期待著運輸的利益,勞動者卻是在不斷複重中,由個人變成群體,失去了主體。在指示的移動中,勞動的時間被轉換為可見的空間,以可具體計量的形式中堆積生命,預示著工程結束之後的失落。當勞動無法看見未來,或者最終將失去未來,新興建設的工程無異於廢墟,勞動者所打造的只是另一個廢墟。對應於亞美尼亞,從土耳其1993年封閉邊界開始,亞美尼亞境內的鐵道也因此閒置,面向著廢墟。車站站員原本抱持著通車的希望,在等待中生活。但是,隨著時間的拉長,信心也逐漸減少,聽聞其他車站的廢除而悵然若失。導演刻意以大量的空景,描述不再有火車移動的車站與鐵軌,刻意強化秒針的滴答聲響,描述等待的無奈。

在新鐵道與舊鐵道之間,導演無意引發讀者情緒的波動,沒有高低線的情節衝突,反倒是選用未來、過去、現在等詞彙,詮釋工程師、煞車員(車站站員)、乘客的活動風景。影片大約以44:19:2(分鐘)的影段,配置三個單元的內容比重,透過看不見未來的沈長時間,回應可見的荒蕪過去。利用相對變化快速的窗景,對比建設與等待的漫長;以相對舒適的影像視角,表現乘客對於勞動者的無記憶或是不記憶。第三部的內容,以不到兩分鐘的嘎然而止,突然的片尾音樂告結,將讀者硬生生推出故事情境,提醒著讀者,意識到紀錄片的內容,是導演的觀看;意識到觀看的窗景,是乘客的窗景。導演以影段的長短反差,提醒他方的讀者,意識自身在觀影的當下,即是與導演一同見證高加索地區勞動者的處境。

在《未來的列車》中,也能從致敬克勞德.朗茲曼(Claude Lanzmann) (1985)《浩劫》(Shoah)的片段,看見本片的見證意識。描述二次世界大戰猶太集中營的紀錄片《浩劫》,是部以可見見證不可見的紀錄片。導演藍茲曼以模擬再現悲傷,請鐵道員於行經標示有集中營掛牌「TREBLINKA」的路段,將上半身探出車窗,望向遠方目的地的畫面,揭示著死亡地景的即將出現,無法復現的屠殺記憶,成為影片經典。迪奇科的《未來的列車》,以壓力閥的故障作為牽引,火車駕駛員探出身體,遙望後方冒出黑煙的車廂(影段05:58),與《浩劫》近乎相似的構圖,締造了見證意識的連結。在此連結下,也得以使觀者對鐵路所串聯的過去、現在及未來,有更深一層的見證及思考。

(馬丁.迪奇科(2017)《未來的列車》劇照。亞美尼亞)備註:本文同步刊載於《上報》(2019/4/22)鄭中信:〈邀請觀者共同見證:在廢墟裡前行的《未來的列車》〉

參考資料:
侯伯彥〈鐵路幻夢下的日常:停滯與未知——專訪《未來的列車》導演馬丁.迪奇科〉,《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18/06/25)
李易安〈等待《未來的列車》:被封印的高加索「鐵絲路」〉,《轉角國際》(2018/04/27)
馬丁.迪奇科(2017)《未來的列車》,「第十一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國際競賽〈預告片〉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