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搜尋
搜尋此網誌
記事本
flaneur(漫遊者)
拾芭樂
小確幸
跳格子
記事本
在地方
更多…
日日安好
拾芭樂
小確幸
跳格子
記事本
在地方
日日安好
拾芭樂
小確幸
跳格子
記事本
在地方
日日安好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7的文章
顯示全部
4月 10, 2017
禁止餵食
4月 09, 2017
阿來(1994)《塵埃落定》
4月 09, 2017
為「存在」而努力的痕跡
4月 09, 2017
重新認識自然的意識
4月 09, 2017
Kimowan Mclain〈Cold Lake〉
4月 09, 2017
John Thomson濕版攝影
4月 08, 2017
談夏曼‧ 藍波安〈漁夫的誕生〉
4月 07, 2017
羅蘭‧巴特《明室:攝影札記》
4月 07, 2017
棋士與電腦棋士研發者
4月 07, 2017
刻工不見得識字
4月 07, 2017
談「他人痛苦」
4月 07, 2017
拍攝與被拍攝
4月 07, 2017
怎麼樣可以稱之為「回」、「家」?
4月 07, 2017
談「面對傷痛」
4月 07, 2017
談「反諷」
4月 07, 2017
談「反諷」與「創傷」
4月 07, 2017
黑暗的符號意義
4月 07, 2017
關於棄養的控訴
4月 07, 2017
光影的印記
4月 07, 2017
王秀杞(1998)《讀書樂》
4月 07, 2017
李真(1999)《大士》
4月 07, 2017
《床邊筆記》(2013年)(五)
4月 07, 2017
《床邊筆記》(2013年)(四)
4月 07, 2017
《床邊筆記》(2013年)(三)
4月 07, 2017
《床邊筆記》(2013年)(二)
4月 07, 2017
《床邊筆記》(2013年)(一)
4月 07, 2017
杜韻飛《生殤相》的動物姿態
4月 07, 2017
旅行與觀光的姿態
4月 07, 2017
向日葵林中漫長彌留的死亡時間
4月 07, 2017
自記憶抽身的故事
4月 07, 2017
政治意識型態歷史的文學定義
4月 07, 2017
形構主義下的文學定義
4月 07, 2017
符號載體的保存與延續
4月 07, 2017
經驗的意義與價值
4月 07, 2017
再現往事的意義
4月 07, 2017
什麼是問題意識
4月 07, 2017
家屋(之三)
4月 07, 2017
家屋(之二)
4月 07, 2017
家屋(之一)
較新的文章
首頁